APP下载
机会在手,求职信息实时掌握
    Alternate Text
    APP下载
    Alternate Text
    微信公众号
    Alternate Text
    小程序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招聘 > 教职工招聘 > 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2018年诚聘高层次人才公告
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2018年诚聘高层次人才公告

发布:2018-09-05 06:50:29  关注:5049次

一、学校简介

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成立于2001年,是遵义医学院与珠海市合作建设高校,是目前珠海市唯一一所医学本科院校。校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枢纽城市——珠海,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为金海湾所环抱,依山傍水,挺秀含章,坐拥医药谷、航空城,通过港珠澳大桥,与香港、澳门形成30分钟的生活圈。目前,校区已形成了一支包括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贵州省“十百千”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省级教学名师、珠海市特聘学者、珠海市高层次人才等在内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校区下设基础教学部、第二临床学院、医学影像学系、口腔医学系、护理学系、生物工程系、外语系、人文社会科学公共教学部等8个教学部系。本科开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护理学、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与制药)、药学、英语、商务英语、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等9个专业,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文学、教育学等5个学科门类。研究生教育涵盖4个学科门类,其中,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7个,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面向全国招生。

二、引进人才待遇

1.博士人才引进费(以下为税后金额):30万元,全日制双证齐全的博士人才(国外境外获得博士学位人员,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供的学历学位认证书)。

2.可申请办理珠海市户口。

3.可申请入住教师公寓。

4.有公派到国外境外进行科研、访学等深造的机会和平台。

5.引进的博士人才配偶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士学位及以上学历的,视省厅有关高层次人才配偶工作安置的政策支持情况协助解决工作;同时协助解决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相关事宜。

6.可申请高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教师资格认定。

7.根据国家、省及学校的相关政策,享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相应工资待遇,未获得副高职称的博士,可直接享受副高职称(专业技术七级)待遇,但需在到校工作2年内取得副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未在规定时间内取得副高任职资格的,改为享受专业技术八级待遇。

8.博士试用期满经省主管部门批准后,可申请发放博士津贴800元/月。

9.科研启动基金:引进的博士,根据科研项目提供3-10万科研启动基金。

10.对教学、科研、创新创业成绩突出的给予奖励。

11.实行三年一次聘期考核,对合格以上者给予奖励,对优秀者予以3万元以上奖励,上不封顶。

三、应聘方式

1.应聘者将简历、相关证件(毕业证、学位证、资格证、职称证、身份证、获奖证书等)复印件(扫描件)、学术成果及近期生活照一张邮寄或发送电子邮件至联系邮箱(为方便查收,请以“姓名+专业+学历+职称+应聘岗位”为邮件标题)。

2.符合岗位基本条件者,校区通知参加试讲和面试,经试讲和面试合格,双方达成一致就业意愿即可签订就业协议或聘用合同。

3.对于确定录用到校区的人才,路费予以报销。

四、引进条件

1.身体健康,能胜任教学科研一线工作。

2.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学科研业绩突出。

3.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对于教学科研工作急需人才,年龄条件可适当放宽。

五、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金海岸大道368号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组织人事办公室

联系电话:0756-7623328、0756-7623201

联系人:吴忠寿、丁宗保、岳凯

招聘邮箱:

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人才引进需求表

序号部门专业要求
1基础教学部基础医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病理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流行病统计学、预防医学、体育教育学、体育训练学、计算机科学
2口腔医学系口腔医学
3护理学系护理学
4生物工程系生物医学、信息工程、生物制药与材料工程、细胞培养与代谢工程、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剂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催化与转化工程、合成生物技术与系统生物工程、生物资源与环境工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5医学影像学系医学影像学
6外语系商务英语、英语语言文学、翻译
7人文社科公共教学部医学伦理学、哲学、管理学、历史学、自然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政治学、心理学
8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临床医学

(人数不限,择优聘用。欢迎其他相关专业博士(博士后)来校工作。)

推荐:更多教职工招聘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毕节人才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毕节人才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毕节人才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求职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遵义医科大学
遵义医科大学前身为大连医学院,创建于1947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医学本科院校。1969年为支援“三线”建设,整体南迁贵州省遵义市并更名为遵义医学院。2018年更名为遵义医科大学,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国家首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由新蒲校区、大连路校区和珠海校区组成,占地面积2582亩,建筑面积94万平方米。图书资源总量362万余册。下设教学院系28个,拥有直属附属医院5所,非直属附属医院7所,教学医院82所,其他类型实习教学基地70个。 学校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专业学位硕士点7个,同时拥有全省医学院校唯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硕士点。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贵州省特色重点学科6个,贵州省重点学科10个,贵州省国内(区域)一流学科(群)4个。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前4‰,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进入ESI全球前1%。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5个学科实现大幅增比进位,其中,2个学科排名贵州第一。 有全日制在校生3万余人,其中,研究生3700余人,本科生2.6万余人。开设本科专业34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8个,一流专业占比76.47%。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获7年有效期,护理学、口腔医学、药学专业通过教育部认证。2023年高质量通过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有国家级课程10门,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获国家虚拟仿真实验项目3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2018年以来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本科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贵州省本科生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2023年获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14项,占贵州省立项总数的10.54%,立项数位列全省第一;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115项,其中一等奖7项,获省级学科竞赛奖项770项,其中一等奖115项。相继开设临床医学专业“南山班”、口腔医学、药学、医学美容“卓越班”,全力推进卓越人才培养计划2.0,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现有教职员工及医护人员1.2万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12人。有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2人,中国科协人才托举计划2人,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共65人,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专家4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国家级优秀教师、模范教师等14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委员6人,在岗省委重点联系专家、省委联系专家33人,二级教授29人,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省部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共26个。 现有国家级生物样本库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部省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临床医学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贵州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9个。近五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8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获贵州省2022年度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奖1项;获贵州省科学技术奖38项,其中,省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7项,其中一等奖1项;发表高水平论文6114篇。 学校5所直属附属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8个,省级重点学科25个;国家级培训基地15个,国家临床研究中心分中心4个,国家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3个,国家住培专业基地49个,其中,全国住培重点专业基地3个。省级医疗控制中心11个,省级专科培训基地14个。 学校不断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与国际化教育,与遵义市、珠海市签订合作协议,合作建设大学科技园、贵州医药大健康产业研究院、珠海金湾医药产业研究院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地方发展。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意大利维罗纳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内外30余所高水平大学开展深度合作,2023年获批港澳台地区本科生招生资格,推进协同育人。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加入中国-东盟高校医学联盟、南亚东南亚医学教育与医疗卫生联盟等国际合作组织,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长期以来,学校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的能力和水平。建校以来共为国家培养了10万余名高素质专业人才,服务于全国各地医疗卫生、教学科研、社会管理等各行各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近五年来,共派出70余名干部赴正安县、务川县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选派40余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开展科技扶贫,各直属附属医院充分发挥人才和医疗资源优势结对帮扶大方县人民医院、三都县人民医院、关岭县人民医院等,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积极贡献遵医力量。 立足新征程,学校将继续秉承“明德笃学,求是致用”的校训,发扬“信念坚定、顾全大局、顽强拼搏、严谨治学、开拓创新”的遵医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持续深化内涵建设,为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医科大学而努力奋斗!(数据截至2024年6月)
[查看更多]